“假发大王”瑞贝卡被立案 控股股东套现、质押、违规三连击

财经 (2) 2025-07-28 13:19:37

7月25日盘后,“假发大王”(600439)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

同时,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河南瑞贝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瑞贝卡控股”)通知,瑞贝卡的控股股东同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立案三份监管函

《财中社》发现,瑞贝卡是信息披露违规的“惯犯”。自2024年底开始,瑞贝卡在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方面收了三份监管函。

瑞贝卡在2024年12月收到上交所《关于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涵盖有发制品业务收入变动原因及合理性、海外收入占比高、主要客户是否关联方等信息披露问题。

4月29日,瑞贝卡收到《关于对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郑文青、朱建锐、胡丽平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经查,公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按规定在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和年报、2023年半年报和年报、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公司与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以及因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产生的资金占用事项;二是公司与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及时披露;三是公司2023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四是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五是部分董事、监事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在5月刚表示其违规事项所涉内部管控在有效执行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整改10天后,又收到行政监管函。

6月4日,瑞贝卡收到河南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瑞贝卡披露2024年报中,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1.2亿元。按规定,上市公司亏损需要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瑞贝卡并没有及时披露,违反了信息披露相关规定。

控股股东股权转让

不到一个月前的6月27日,瑞贝卡刚刚有了控股股东转让股份的大动作。瑞贝卡控股同许昌市昌逹商贸有限公司(下称“许昌昌逹”)协商确定,标的股份转让价格为3.01元/股,转让6.18%股份,金额共2.2亿元。

截至目前,控股股东瑞贝卡控股持股28.4%,如果转让完成,持股将减持至22.22%,许昌昌逹以6.18%的比例跃升为第二大股东。

根据企查查,许昌昌逹成立于6月5日,刚成立三周的公司竟然成为上市公司二股东,这家公司似乎专为接盘大股东股份而设立。根据股权穿透,许昌昌逹的实控人是许昌国资。

根据之前上交所的监管函,瑞贝卡的控股股东占用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公司2024年度存在控股股东因贷款周转通过第三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情况。瑞贝卡的控股股东瑞贝卡控股在年初占用3.1亿元,报告期新增10.5亿元占用金额,报告期控股股东共偿还了13.6亿元,已全部归还。

瑞贝卡控股还高比例质押股权,截至2025年4月11日,瑞贝卡控股累计质押股份占所持股份的69.98%,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9.88%。也就是说,瑞贝卡控股去除质押股份,只有8.52%股份未质押。

此次转让后,瑞贝卡控股的股份几乎全部被质押,其未被质押的可支配股份已所剩无几。

尽管瑞贝卡在4月的质押公告中称其控股股东公司目前资信状况良好,经营状况稳定,具备相应的资金偿还能力,还款资金来源为其自有资金、经营利润、投资收益等。但接连质押和转让股份,大股东缺钱恐怕是一桩板上钉钉的事实。

尽管年轻人的“脱发焦虑”日盛,但专注“头顶生意”的瑞贝卡业绩却不容乐观。

瑞贝卡收入自2017年达到19.5亿元高峰后一路走低,2024年仅有12.4亿元;2019年归母净利润尚且有2.1亿元,2020年利润大幅缩水82%至3814万元;2021年有所反弹,但2024年从上一年的1230万元转亏至-1.2亿元,当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4亿元,同比上升1.1%。

《财中社》发现,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高达32.1亿元,其中库存商品18.4亿元,但是其一年的销售额只有12亿元,光是库存商品就能支撑瑞贝卡一年半的销售业务;若按总存货来看,32亿存货能支撑瑞贝卡将近三年营收。如此海量存货,其存货跌价准备却只计提了2627万元。

瑞贝卡的存货长期居高不下,自2018年开始就超过30亿元,而同行业的(600735)2024年存货仅有3亿元,为瑞贝卡的十分之一,并且新华锦2024年存货还较2021年的超4亿元有所下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