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压下,石药集团1.2亿美元预付款授权Madrigal全球开发SYH2086

财经 (3) 2025-07-31 15:35:49

7月30日,石药集团(01093)宣布与美企Madrigal Pharmaceuticals达成独家授权协议,将其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授予Madrigal。

根据协议条款,石药集团将获得1.2亿美元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19.55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付款,总交易价值最高可达20.75亿美元。同时,石药保留基于SYH2086年度净销售额的高达双位数比例销售提成,以及在中国开发销售其他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产品的权益。

GLP-1全球权益的战略出让

SYH2086是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该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的葡萄糖控制和减重效果,且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良好的安全性。

根据协议架构,Madrigal获得除中国外的全球独家权益,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启动临床开发项目,其核心战略是将SYH2086与其已获批的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治疗药物Rezdiffra™(resmetirom)组合开发,打造“一日一次口服复方制剂”,以在竞争激烈的代谢疾病治疗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Madrigal首席执行官Bill Sibold在声明中表示:“这一组合有潜力为MASH患者提供同类最佳的疗法”,其医疗官David Soergel则从临床角度解释,Rezdiffra的纤维化和脂质减少效应,与GLP-1的减重作用结合,可实现疗效与耐受性的优化平衡。

核心业务承压

石药集团作为1994年登陆港交所的老牌药企,拥有创新药、普药及原料药三大业务板块,覆盖抗感染、心脑血管、抗肿瘤等治疗领域。然而《财中社》发现,这家传统制药巨头正经历转型期阵痛。

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双降:营收同比下降7.8%至295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26.3%至43.28亿元。这一趋势在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恶化——收入同比减少22.96%至70.15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下降8.36%至14.78亿元。

核心业务成药板块收入2025年一季度下降27.3%至55亿元,主要受药品集采与国家医保调价政策冲击。2024年公司两款主力产品津优力(聚乙二醇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多美素(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在京津冀“3+N”联盟集采中价格分别下调58%和23%。

更严峻的是,多美素进入第十批国家集采后,中标价进一步降至98元/支,于2025年4月开始执行。公司曾在年报中预警:“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预期将对抗肿瘤领域的销售收入带来巨大压力。”

依赖授权收入

面对传统业务下行压力,石药集团的战略转型聚焦创新药开发与国际化。

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逆势增长11.4%至13.02亿元,占成药收入比例高达23.7%。这一高比例同时意味着资金压力,2024年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同比减少43.59%至59.17亿元。

石药集团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成药业务中包含了7.18亿元授权费收入,以及与阿斯利康战略合作的1.1亿美元首付款。若监管许可,此次与Madrigal的交易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继续贡献收入。

虽然国际化布局开始贡献业绩弹性,但这类战略合作首付款等收入具有一次性性质,难以作为稳定的业绩支撑。长期依赖国际授权和合作带来的收入,而自身在全球市场的自主推广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未能有效建立,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也可能处于被动地位。

《财中社》注意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成药板块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减少27%;若剔除BD业务收入,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7%,核心治疗领域全线承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