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经济重塑消费时空版图(文旅棱镜)

娱乐 (3) 2025-08-01 09:50:58

  从“日落而息”到“24小时不打烊”,从“单点夜市”到“全域夜态”,夜游经济近年来在中国快速崛起,正打破传统消费的时间边界,不仅成为促消费、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更重塑了城市消费的时空版图。笔者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时间延展盘活消费“新时段”。夜游经济将消费时间延伸至夜晚黄金时段,释放出巨大的增量。数据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部分城市夜间经济贡献率已达全天消费的五成以上。从“深夜食堂”到“午夜剧场”,从“24小时书店”到“夜游博物馆”,从“光影艺术展”到“沉浸式夜游”,从“灯光秀”到“国际灯光节”,多元业态填补了夜间消费空白,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全时段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夜游经济非简单的时间平移,而是通过光影技术和文化IP等创新供给创造全新的消费需求,同时通过错峰消费缓解城市资源压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时空弹性”。

  其次,空间再造焕活城市“新夜态”。夜游经济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空间价值,已成为城市更新、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夜游经济推动“闲置空间”向“活力场景”转变——废旧厂房变身夜间市集,河道成为诗意船游地,公园步道升级成光影秀场;另一方面,夜游经济助力实现由“单点突破”向“全域联动”,如西安大唐不夜城以唐文化主题盘活商业冷区,重庆洪崖洞通过夜景灯光焕活老旧街区,北京亮马河借助行进式水上夜游催热周边商业生态,印证了夜间流量对空间潜力的挖掘能力。此外,夜游经济推动城市从“单中心”向“多节点”转变,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发展。

  第三,价值跃升激活经济“新范式”。夜游经济正从“消费新场景”跃升为“经济新范式”。在供给端,推动消费形态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共鸣,孕育出沉浸式夜游和光影演艺等新兴产业;在产业端,通过夜间消费的时空延展性,促进单一业态向跨界融合跃迁,实现商业空间“白+黑”价值倍增,形成“文旅+科技+商业”的价值链。更重要的是,夜游经济有效地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成为消费扩容的“催化剂”。

  展望未来,夜游经济的发展潜力仍有待充分释放,需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破解同质化、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强化科技赋能,推动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注重文化深耕,避免“千城一面”。

  (作者为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夜游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