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些热播剧集,编剧一般是功不可没,也应该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于正显然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虽然他的众多作品红遍大江南北,也有不错的收视率,但其中的抄袭和雷人剧情,雷人台词显然不能让观众买账,加上他在平时的行为作风太娘,于是于妈这个称呼也就自然落在了他的头上,在翻拍《笑傲江湖》之后,网友更是认为该剧狗血至极,看来于正的人品在圈内真的不被看好!
是于正小学同学在天涯上爆料:于正,她很娘!
于正被沈泰暴打事件
沈泰承认了
虽然于正不愿意透露打人者的真实身份,但万能的网友根据图片还是搜到打人者貌似是在《美人无泪》中饰演鳌拜的沈泰。此后,沈泰在微博上留言承认确实打了于正:“我不装什么缩头乌龟。于正是我打的。跟上不上他的破戏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一辈子都不要上他编的戏都无所谓。每个人都是有底线的。我只能说认识这样的人只有‘恶心’两字形容。他要以后再胡来,照样抽他。”
网友过瘾了
虽然不能确定于正如何“胡来”,打人也终归不对,但是于妈被打不但没有引起同情,反而被网友“欢乐”围观:“打人者是二月河喊来的么?”“以于妈的作风,谁还能忍住!”甚至沈泰的表态也有不少网友力挺,称他为“少侠”、“真爷们儿”。还有网友调侃:“于正你也有今天,真是人神共愤”、“于妈的下部戏估计是很虐很虐的契约恋爱戏,于妈这次有灵感了”。
就连编剧同行也来谈心中的于正,不过也不是什么好的评论。编剧李亚玲表示,不齿于正的为人和编剧作品,“于正其人谎话连篇,狂妄自大,狡诈狠毒……为追求眼球聚效应刺激收视率,无所不用其极。”她还曝光,《大丫鬟》和《国色天香》都是自己的作品,但是却被于正到处宣传是他写的,“这个一直被我视作恩师的人,不过是在利用我罢了!”
某编剧为啥这么招人烦?
一桩暴力事件,几乎九成的网友评价却是:“打得好!”这样的现象,就算不足以让人下“某编剧人品真的不怎么样”的判断,也足以得出“这人实在是太招人烦了”的结论。
为啥一名圈中的金牌编剧、制片,却被人不待见到这个份上,我们姑且推测如下———
资深剧迷烦他:因为于妈出品的一系列电视剧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抄袭嫌疑。《楚留香传奇》的结局有90%抄袭《火舞黄沙》;《大清后宫》中的概念完全源自《金枝欲孽》;《宫》的前十集处处充满《流星花园》的影子。抄的这么明显兼有体系,然而于正却从不认账,还热衷于奚落原作者“没他红”,如此得瑟,就算是叔能忍,婶也没法忍!
金庸迷烦他:在新版《笑傲江湖》面世之前,于正处处都宣称这将是史上最忠实于原著的一版剧集。然而该剧播出后,大家却惊愕地发现,不光是剧情中注了太多的水,更干脆把原著中的人物关系来了个“乾坤大挪移”。东方不败彻底成了女儿身,任盈盈成了“冲东恋”的小三,最后还整成了个《画皮2》式的“换心”结局。事后,于正还喜滋滋地表示,多亏了他的这个新版,让更多90后了解了金庸。
电影迷烦他:在一段访谈视频中,于正在淡定地称赞了李安之后,又“无缝对接”地说出了一段“《笑傲江湖》和《少年派》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是把一个很深度的东西普及化了”之类的话,还赫然表示自己“拍的是文艺片,大家看不懂没关系”。搞得影迷们欲哭无泪。
90后烦他:在于正的剧集被批“脑残”的同时,还拥有超高的收视率,在探寻其中奥秘时,有人分析是因为其中掺杂了很多90后的亚文化符号,更吸纳了不少网络的流行元素,由此得出结论是只有90后才会爱于正的戏。而这也让90后愤怒地咆哮:“我们才不是‘脑残’!”
普通网友烦他:编剧在大家眼中好歹是一介文人,自当拥有文人的气度和风骨,而于正却一点都不懂得“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高调做事,抬高自己的同时也不忘顺脚踩踩别人。大多数编剧是靠作品说话,他却是自己站出来说话,这个不知“低调”为何物的态度,让路过的普通网友也觉得好想让他闭嘴!
于氏“雷语”
●“我从《大清后宫》的时候才开始走商业路线的,渐渐地我更想把故事贴近老百姓一点,所以我用了很多努力,来调低自己的水平,结果反而会有很多人说我雷啊,脑残啊。高端的东西我不是写不了啊,《甄执肺乙材苄窗。揖鸵谩斗锘钩病(于正新剧,《宫》系列的第三部)来证明我自己。”
●“如果《笑傲江湖》好看,收视率高,能把人留在电视机前,犯罪率都会降低。这是最实在的话。”
●“李安把一个那么有深度和文艺的东西,拍得那么商业,他就是很了不起,因为他把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普及化了。我觉得《笑傲江湖》跟《少年派》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我们是把一个很深度的东西普及化了。”
●“雷就是突兀,我的很多戏不能说雷与不雷。现在就是全民吐槽时代,收视率好就被骂,观众没有发现惊喜的眼光,我也很可怜。”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