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哪吒汽车向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出品方索赔500万元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哪吒汽车法务部于2月24日正式发布声明,辟谣称这一消息纯属捏造,强调他们从未对任何相关方提起过法律诉讼。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时有发生,且传播速度惊人。在这起事件中,哪吒汽车的官方声明明确指出,关于“哪吒汽车起诉哪吒电影”以及“索赔500万”的说法并不属实,相关信息的来源只能追溯至一份商标文书。对此,第一财经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揭示了事情的真实背景。
据了解,商标文书显示,哪吒汽车的运营实体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汽车”)于2023年9月4日对第40241334号“魔童哪吒”商标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而这一商标的申请方正是《哪吒2》的出品方之一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线传媒”)。哪吒汽车方面认为,光线传媒注册的“魔童哪吒”与其注册的“哪吒”“NETA”等品牌商标构成近似。
光线传媒则辩称,“哪吒”是众所周知的神话人物,与哪吒汽车的商标并不存在独占关系,他们注册的商标合法合理。随后的法律审理中,认定哪吒汽车的商标与《哪吒》电影不属于类似商品或服务,而且未发现“魔童哪吒”商标的申请注册具有欺骗性质,最终驳回了哪吒汽车的无效请求。这一裁定同样没有提及“索赔500万”或“起诉”相关的词汇,明确其性质为商标申请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汽车与光线传媒之间并非首次发生商标争议。双方过去在多个商标的注册上发生过摩擦,包括“魔小童”“哪吒大魔童”等诸多商标的争夺关系。回想2019年,哪吒动画电影的上映带来了双赢的局面。当时,哪吒汽车成为影片的唯一汽车品牌合作方,借助该IP的影响力迅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2019年,该品牌的销量突破1万辆,稳居新兴车企的前列,显示出了强劲的市场潜力。
时至今日,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哪吒汽车在2023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销售压力。该企业还传出了频繁降薪、裁员以及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消息。为了应对挑战,哪吒汽车在去年底宣布将业务重心转向海外市场,以期通过更加广阔的区域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这一系列的事件引发了业界对哪吒汽车未来发展的思考。作为一家曾在市场中异军突起的新兴造车企业,哪吒汽车面临着商业模式和市场环境的双重考验,如何有效应对竞争,以及如何维护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整体来看,哪吒汽车关于“索赔500万”事件的辟谣,揭示了网络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商标争议问题的复杂性。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保持信息的透明和准确不仅是企业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所在。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与竞争的日趋激烈,哪吒汽车的未来仍需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