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伟电子弃A转港:毛利率下滑 关联交易疑云丛生

财经 (4) 2025-07-11 09:32:00

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市场高歌猛进,极大刺激了薄膜电容器的市场需求。根据最新销量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002594)以214.6万辆的销量登顶传统车企销量榜榜首。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超1270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庞大产业链中,背靠比亚迪的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伟电子”)也踏上了冲刺港股之路。根据海伟电子招股书,公司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募资用于新建电容器基膜工厂,在扩大产能的同时提升研发能力。

事实上,在此番寻求港股上市之前,海伟电子曾于2023年3月23日启动IPO辅导并向A股发起冲击。不过,今年1月15日,海伟电子终止A股辅导协议,选择转投港股上市。

而且,海伟电子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宋文兰和其父亲、公司创始人宋俊青的关联公司关系也备受外界关注。

天花板隐现,毛利率下滑

海伟电子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的电容器薄膜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容器基膜和金属化膜为代表的电容器薄膜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工业设备和家用电器领域。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3年电容器基膜销量计,海伟电子是中国最大的电容器薄膜制造商,市场份额达13.6%。不过,国内电容器薄膜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前三名市场占有率不分上下,行业第二、第三名分别为13.1%和11.9%。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0月底,海伟电子创始人宋俊青将其所持所有股权转让给了儿子宋文兰,在退出直接股东行列的同时,顺利完成了父子交班。在宋文兰走上前台后,海伟电子也踏上了冲刺资本市场之路。2023年,海伟电子启动A股上市计划,同时获得3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2.9亿元。

也是在此时,包括比亚迪、(300274)在内的多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厂商进入海伟电子股东行列。招股书显示,在海伟电子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宋文兰直接持股49.32%,并通过海伟财务、昌瑞咨询、嘉科咨询分别持股20.11%、3.84%、3.84%,合计持股77.12%,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招股书显示,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比亚迪供应链公司一直是海伟电子的第一大客户,主要产品为金属化膜,销售额分别为4034万元、3350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2.2%、11.9%。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经营数据,海伟电子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俗。2022-2023年和2024年1-9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3.3亿元和2.82亿元;净利润1.02亿元、6983万元和5697万元。而毛利率则呈下滑趋势,分别为44.9%、31.2%、32.4%,2023年大幅下滑了13.7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9月底,海伟电子两大产品电容器基膜和金属化膜的销量分别为7452吨和899吨。其中,电容器基膜为海伟电子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3年和2024年1-9月)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1.9%、71.8%及76.3%。

尽管电容器基膜占海伟电子营收的比重较高,但市场规模较小,很容易触及“天花板”。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的规模由2018年的12亿元增至2023年的29亿元,预计2025年为43亿元,到2029年将达到79亿元。

这也意味着,今年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最大仅为43亿元,尚不足50亿元。即使按海伟电子2023年所占市场份额13.6%计算,海伟电子来自电容器基膜的收入最高也将不超过5.85亿元。

此外,电容器基膜市场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据海伟电子披露,比亚迪作为中国知名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已开始生产自己的薄膜电容器。

“子”与“父”企业关系复杂

为开拓新兴业务市场,降低对电容器基膜的依赖,海伟电子通过关联并购和委聘第三方生产等方式进入金属化膜赛道。2022年底,海伟电子以1020万元从海伟电子控股股东、董事长宋文兰父亲宋俊青处收购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宁国海伟”)51%股权,后者主要从事金属化膜的生产与销售。

事实上,早在2022年,宁国海伟便是海伟电子的第一大客户,海伟电子对其销售金额为5664万元,占到总收入的17.3%。

在收购股权并控股宁国海伟之后,海伟电子自2023年开始提供金属化膜产品并对外销售,2023年和2024年前9月分别销售了919吨和646吨金属化膜,收入分别为7100万元和4730万元。

此外,海伟电子还通过委聘第三方宁国市浩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浩伟电子”),为其提供使用超薄基膜制造的金属化膜。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在海伟电子销售的金属化膜中,有231吨和252吨由浩伟电子提供,占其同期销量的20.09%和28.06%。

《财中社》梳理发现,浩伟电子与宋俊青同样存在交集。根据企查查,浩伟电子2021年度报告披露的企业电子邮箱,与宁国海伟2021至2022年度报告中披露的邮箱一致。而在浩伟电子最初股东中,自然人赵尤斌曾持股20%,直到2021年11月才将上述股权变更为谢敏。赵尤斌还是宁国海伟的股东,持股比例为24.5%。

2022年,除宁国海伟曾是海伟电子第一大客户外,海伟电子第一大供应商海伟石化也系宋俊青控制的企业。当年,海伟电子向关联方海伟石化集中采购约1.6亿元电工级聚丙烯,占采购总额的73.7%。招股书明确,海伟石化、宁国海伟为海伟电子的关联方,但未明确与浩伟电子的关系,而浩伟电子与宁国海伟又曾经有共同的电子邮箱和股东,三者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