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遗孀王玉龄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演员李幼斌将要饰演她已故丈夫张灵甫的角色表示不满,认为他并不适合这一形象。王玉龄直言不讳:“李幼斌只应演那些‘土劲’、莽劲的军人,而我的丈夫张灵甫,却是英俊、威武的,他的气质与角色不符。”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让人们不禁回想起王玉龄与张灵甫之间那段动人的往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王玉龄与张灵甫的故事开始书写。在一次理发时她邂逅了身着军装的张灵甫,英俊魁梧的他令王玉龄一见倾心。实际上,这份相遇并非偶然,而是伯母安排的相亲,以帮助性格内向的王玉龄与张灵甫建立联系。两人因这一巧合而频频碰面,经过不断接触,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张灵甫迅速向王玉龄求婚,尽管最初母亲反对,但最终还是在王玉龄的坚持下成全了这对鸳鸯。
1946年,张灵甫升任74军军长并迎娶比自己小24岁的王玉龄。婚后的生活短暂而甜蜜,但命运的捉弄很快就降临。张灵甫因军务繁忙前往鲁南战场,而怀着身孕的王玉龄则日夜期盼他的归来。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噩耗,张灵甫在战斗中牺牲,19岁的王玉龄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刚刚出生的儿子张道宇需要她的照顾和抚养。
在解放前夕,王玉龄带着新生儿和全家人前往台湾。虽然作为遗孀本可以依靠抚恤金生活,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心中燃起了重拾自我价值的烈火,王玉龄决定在异乡继续自己的学习与事业。她独自一人前往美国求学,展现出极大的韧性与决心。在海外,王玉龄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并在职场中不断发展。
王玉龄的生活以后的确并不平坦,她独自面对生活的诸多挑战,但她从未选择再婚。在她心中,张灵甫是独一无二的,她的心已经容不下第二个男人。1973年,王玉龄在收到国内的邀请后,深感自己与祖国的距离加深。当年丈夫张灵甫与人民为敌的痛苦回忆不时浮现心头,令她倍感不安。黄华大使的一封信打消了她的顾虑,促使她重回故土。
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王玉龄在经历了25年的异乡生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她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及在多个城市的秘密参观,一路受到热情接待。2005年,王玉龄作为抗战功臣的遗属,走入人民大会堂,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回顾历史。
在2007年,王玉龄与儿子一同参观了孟良崮遗址,前往张灵甫当年战死的地方。她在张灵甫的遗像面前摆放花环,并开玩笑说:“记得给我也留一个位置。”这句打趣的话语,让人倍感王玉龄对丈夫的思念与守候。
2021年,王玉龄在上海的家中离世,带着对张灵甫长达数十年的思念与守寡的生活结束了她的一生。在这条充满波折与坚韧的道路上,王玉龄不仅是张灵甫的遗孀,更是那段历史本身的见证和承载者。对于李幼斌即将饰演丈夫的角色,王玉龄的直言反应出她对张灵甫形象的珍视与怀念,也让我们回首那个划时代的英雄故事,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