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毅投资【每周观察】20250728-20250801

财经 (3) 2025-08-05 10:28:04

国内方面,居民暑期出行景气度偏强,港口及物流高频数据显示7月出口或回升,建筑活动减速,汽车消费增速回落,新房和二手房成交仍偏弱。反内卷”政策预期调整下商品价格有所分化,螺纹钢/水泥等价格回撤,光伏产业链价格增幅有所放缓。沥青开工率边际上行,国际运价回撤。7月制造业PMI较6月的49.7%回落至49.3%,但购进价格及出厂价格较6月上行3.1/2.1个百分点至51.5%/48.3%。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表明从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基础标准每孩每年发放育儿补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延续“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强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海外方面,高频数据显示美国居民消费动能温和修复,企业暂未明显裁员,地产需求依旧偏弱。增长方面,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指示美国三季度GDP增速小幅下降至2.1%。抢进口导致美国二季度GDP增长超预期,但消费+投资增速显示经济仍在逐步降温;7月非农数据大幅降温,6月核心PCE超预期回升。美国宣布8月开始调整对等关税税率;7月FOMC释放鹰派信号,联储理事库格勒辞职;日央行暂停加息。非农不及预期导致美债收益率下行,美股下挫;全周看美元仍然走强,大宗商品表现分化。

关税方面,美国与欧盟、韩国等达成关税协议,关税税率调整为15%;欧盟、韩国等承诺开放市场、增加对美采购和投资等。中美在瑞典举行会谈,对等关税24%能否在8月12日后延期90天尚待特朗普确认。美国更新对等关税,部分国家关税税率将有所上升:加拿大关税税率上调至35%;数十个国家税率调整至10%-50%。

本周关注7月中国进出口数据(8/7)及周内发布的7月货币信贷数据。海外关注美国7月ISM服务业PMI(8月5日)。

上周上证综指收跌0.94%,常见宽基指数中,中证500下跌1.37%,沪深300下跌1.75%,上证50下跌1.48%, 中证1000下跌0.54%。全A收跌的个股占比为68.06%,个股跌幅中位数为1.50%。

行业方面,上周各行业涨跌互现,涨幅靠前的三个行业分别为:通信、医药、传媒,而跌幅靠前的行业有:有色金属、煤炭、综合金融。交易热度方面,上证综指上周成交量处于过去52周的9分位水平;市场分化程度处于3分位水平;市场整体波动率处于5分位水平。

期权&期指

本周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金融期权标的普遍下跌。ETF期权标的中深证100ETF跌幅较大,下跌1.9%。金金融期权加权隐含波动率普遍下降。当前只有创业板ETF期权加权隐波仍处于历史50%分位以上,其他金融期权加权隐波均降至历史50%分位以下。本周50ETF期权、500ETF期权、创业板ETF期权和科创50ETF期权市场乐观情绪有所减弱,但依旧维持乐观。

在海外市场,美联储于7月举行的议息会议决定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这已是连续第五次推迟降息操作,且美联储内部的意见分歧明显加剧。具体而言,通胀压力依旧持续存在,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同比涨幅达2.8%,高于既定目标,同时8月新关税政策生效,综合税率提升至18%,这进一步延长了价格传导风险。另一方面,经济仍展现出一定韧性,失业率为4.25%,低于设定阈值,时薪增长率达3.91%,有力支撑了消费市场。

在国内市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较上月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值,且连续四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从需求端来看,明显呈现走弱态势。内需方面,受前期“618”购物节消费透支以及季节性因素的双重影响,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9.4%;外需方面,由于海外经济体增长放缓以及前期“抢出口”效应的消退而受到抑制。生产端则受到需求不足和极端天气的干扰,扩张力度有所减弱。企业采购量跌破荣枯线,降至49.5%,产成品库存为47.4%,原材料库存为47.7%,均持续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这反映出市场对未来需求持谨慎预期。

7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针对内需疲软、价格下行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疲弱等问题,确定了以“连续性稳定性”为主要导向的政策基调。鉴于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所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当前更着重于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实施货币结构性宽松政策,定向支持科技和小微企业,刺激力度可能会出现边际收敛。会议核心聚焦于破除经济领域的“内卷”现象,通过打击低价倾销行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活动以及推进重点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等)的产能治理工作,旨在扭转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的恶性循环,修复实体企业的盈利预期。

黑色、化工商品指数大幅度回落,核心源于情绪回落及基本面支撑不足的共振效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