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企业虽有用工管理自主权 但应在合理合法范围内
一场零食店员向顾客下跪致歉的风波,将“好想来”品牌及其母公司推至舆论风口。
据媒体报道,7月5日,在江苏海州区“好想来”新海云谷店,当日收银员为顾客结账时,因涉事顾客临时加购商品,收银员提议先为顺位顾客结算,招致涉事顾客不满。引发争执后,收银员向该顾客下跪致歉。
此事很快就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事后,店铺负责人表示,顾客、店员双方已和解。“好想来”品牌官方表示正在处理此事,后续将在官方微博公布。但至发稿时,此事尚无进一步情况披露。
“好想来”是A股上市公司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旗下的量贩零食品牌。2023年9月,万辰集团宣布将旗下“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和“陆小馋”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至今年3月,该公司旗下零食零售门店已增至15000家,其中“好想来”在营门店数达到10000家。
然而,就在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展的同时,“好想来”这一品牌也因其严格的管理模式招致诸多争议。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反映,“好想来”零食店基层店员遭遇苛刻的管理制度约束,工作强度大、劳动薪酬低……
中国新闻周刊对网传信息进行调查,部分信息得以证实。
至今年3月,“好想来”在营门店数已达1万家。图/
事多钱少,约束严苛
事多钱少,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约束严苛,巡查频繁……这是“好想来”门店员工对其日常工作的评价。
江苏省扬州市一家门店的主管级员工孙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工作待遇较差,工作内容繁杂,店内人员往往流动性较大。“本地人不愿意干,都是外地人来应聘工作,即便是这样,很多店员都是干不了几天就辞职了。”
作为店内主管,孙清的薪酬待遇略高一些,“每个月有4500元左右,普通员工是3500元。公司不会为员工主动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给出的说法是社保需要自愿交,员工自己交一部分,公司给补充一部分,但是大部分人都选择放弃社保”。
江苏省2024年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6509.5元,可见孙清等人的薪酬在当地并不算高,但要想挣到这份钱也非易事。
零食店内最耗费时间、精力的工作就是为货架补货,“‘先进先出’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将生产日期在前的商品放在前面先卖掉”。
为了在第二天营业前按规定整理好货架,孙清和同事经常需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晚班下班时间为23时),这种加班被其指为“强制加班”,而加班费仅为15元/小时。
孙清工作的店铺不到一百平方米,常规日营业额为七八千元,配置了6名店员,这在其看来属于“严重人手不足”。据孙清讲述,店员每月只能休息两天,工作时间经常是手脚不停地忙,“中间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吃饭”。
除了“事多钱少”,店员普遍还要面临来自“好想来”品牌方的稽核督查,这种制度使其感受到不小的心理压力。
“稽查经常来店里巡检,一周就能来好几次,但凡店里有不规范的地方就会拍照、拍视频上报扣分,一次就能拍到好几处不规范,之后要求整顿”,这使孙清不胜其烦。
这类诟病在社交媒体上并不少见,多位自称为“好想来”店员的用户在平台发帖质疑这种制度。
其中一名社媒用户质疑品牌方的稽查人员(有称“督导”或“督查”)以此来“刷业绩”,“动不动就扣分,货架有一点不饱满就扣分,地面有点印记就扣分”,其后果则是“扣分就扣工资”。
中国新闻周刊从网上获取到的一份规章制度性质的文件(疑为店铺自定规章)显示,“好想来”门店对员工使用的积分考核制度规定,各员工每月积分满分为100分,每扣1分将从薪资里扣5元绩效提成奖励。如连续3月低于80分的员工属无法达到公司岗位要求,将予以辞退。
其细则颇为详细,扣分项大到“未检查商品日期,未按公司标准下架临期商品”(每次扣5分,且如有顾客购买导致赔偿由个人负责),小到“未按标准准时开关灯,以及空调,开关电视,开关音乐”(扣1分)。
另一份《稽核部红黄牌机制》文件显示,包含门店商品过期在内的“红牌”行为被定义为严重违规违纪,共13项内容;“黄牌”行为属一般违规行为,共7项,包括在店内吃零食、倚靠货架、不尊重顾客等。
“红牌”项下最轻为罚款1000元,重则解约闭店或开除员工;“黄牌”项下的处罚多为罚款,从50元到500元不等。
引发热议的店员下跪致歉是否与这类管理制度存在直接关系,中国新闻周刊致函“好想来”官方,但截至发稿未获有效回应。
高管:严规是为了严管加盟店
中国新闻周刊以同行交流的名义接触了“好想来”的两名高级管理人员,二人均对上述文件内容予以证实。
“好想来”的一位管理人员方新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所谓稽核分为线下与线上两种,线下稽核由稽查人员实地巡访,对照相关的制度规定,检查门店经营是否合规;线上稽核则是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当日的营业情况保存为视频,稽查人员次日通过观看视频回放以检查是否合规。
方新解释,“好想来”品牌方通过诸如“红黄牌”机制对区域乃至区域内的加盟店,逐级进行经营状况监督。“假如一个区域有30家店,店铺考核的平均分低于80分即为不合格,按照考核等级来扣除绩效,相应的处罚则是针对具体的单个店铺执行。”
另一位管理人员张伟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最新版的“红黄牌”机制文件和线上巡店表单等,其对应的条款规则较网传的旧版在数量上明显增加,内容上也更加细化。
其中,“红黄牌”机制由此前的20项增加至26项,增补项包括“公司人员在巡店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等。同时规定,在当月巡检中,三次“黄牌”换算为一次“红牌”;享有公司政策补贴的加盟商、“万店掌”奖金的门店,如一月内出现两次以上“黄牌”则补贴、奖金减半,出现“红牌”则不予发放或批准申请;一年内累计获得三次“红牌”且屡教不改的加盟商,则予以通知解约。
线上巡店表单对应网传的《门店员工工作指引》,条款总数达60项,其中对员工的规范约束性条款有18项,包括禁止双手抱胸、手插口袋,不留胡须,不戴帽子,不得在卖场坐着、趴着、倚靠货架等。
在方新看来,网传的店员抱怨和质疑多是门店的自主管理措施导致,“如果门店的店员遭到顾客的投诉,‘好想来’将对加盟商进行罚款处理,然后由加盟商去处理店员,我们不会对店员进行打分考评”。
方新表示,“好想来”之所以制定如此严格的制度规范,其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当前已达一万多家门店的加盟规模,“很多加盟店是有一定补贴的,放任门店违规经营自然不行,(如果出现违规情况)就要求他们闭店整改,甚至取消加盟资格”。
与动辄几十、几百乃至上千的罚款相比,对于店员的奖励则显得颇为微薄。孙清透露,“好想来”零食店每个月都会评选“优秀门店”,如果店铺有幸获评,“每个店员会有100元的奖金”。
万店规模之下,争议重重
“0加盟费,0选址费,0管理费,0服务费,0配送费,2万保证金”,店铺可实现毛利19%—20%。这样的加盟政策放在零食行业内的确颇具吸引力。
“好想来”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万辰集团签约门店数1.5万家,其中“好想来”在营门店数1万家。
今年一季度,万辰集团实现营收108.21亿元,同比增加124.02%,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加461.70%。这份“成绩单”背后,量贩零食业务成为业绩爆发的主力,该报告期内量贩零食业务累计贡献营业收入106.88亿元,创造净利润4.12亿元。
另据第三方数据,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23万亿元攀升至2022年的1.67万亿元,年均增速超8%,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2.39万亿元。对比之下,“好想来”如今的业绩增速显然远高于行业水平。
但这期间的万辰内部并不太平。
3月3日,万辰集团公告称公司董事长王健坤在国家某监察委员会被留置、立案调查,对于具体原因未做详细透露,仅表示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两个多月后的5月26日,公司再度公告称,王健坤已解除留置,正常履职。
这一幕插曲过后,6月5日、7月1日、7月4日,万辰集团先后发布三份公告,披露公司股东减持股份情况,包括王健坤的姐姐、曾代其履行董事长职责的王丽卿,两名公司副总经理,以及公司第二大股东、王健坤儿子王泽宁实控的漳州金万辰投资有限公司。
从经营合规性角度分析,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吴昕栋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企业对劳动者罚款,在我国《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后已无法律依据。“好想来”门店对员工的罚款规定,在内容上违反现行法律。即便经过民主程序制定,涉及罚款部分也不具法律效力,无法作为劳动惩戒依据。
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标准有明确规定,如每日工作不超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44小时,特殊原因延长每月不超36小时。
“‘好想来’员工长时间工作,休息时间严重不足,涉嫌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另外,门店或公司作为用人单位,不为员工主动缴纳社保,要求员工自愿选择,也涉嫌违反社会保险法中用人单位应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强制性规定。”吴昕栋补充道。
吴昕栋进一步表示,企业虽有用工管理自主权,但应在合理合法范围内。线上巡店表单中对员工大量细致的规范约束,如禁止双手抱胸、手插口袋等,若超出合理管理边界,可能侵犯劳动者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存在滥用管理权力的嫌疑。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好想来”的严格管理模式,从企业角度而言,为了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快速有效地成长,管理规范制度流程确实要做到详尽细致。尤其是对于连锁企业,为了更大概率取得良好业绩,采取这类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必要性。
“但这种严格约束员工的管理模式理当对应更高的薪资、更加充足的休息时间、更好的福利待遇和保障等。如果员工的付出与回报失衡,工作压力大、钱也没多赚,很可能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由此也会催生出经营方面的问题,比如员工频繁离职、逆反心态严重、服务质量下降等等,最终会使品牌形象受损。”李维华强调。
(文中孙清、方新、张伟为化名)
作者:张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