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获入场券!债券通“南向通”扩容,有哪些新期待?

财经 (3) 2025-07-09 20:03:2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保险机构获得债券“南向通”入场券。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表示,将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走出去投资离岸债券市场,近期将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非银机构而言,参与债券通“南向通”可以更好地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优化资产配置,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对香港债券市场而言,则有助于引入更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提高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

  运行势头良好

  债券通是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

  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率先“通车”,为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境内债券市场提供了新渠道。平稳运行4年多后,债券通“南向通”于2021年9月上线,允许境内投资者通过该机制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正式实现“南北双向”的互联互通。

  三年多来,债券通“南向通”运行势头良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海清算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通过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式托管“南向通”债券35只,托管余额55.25亿元;截至2025年5月末,通过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模式托管“南向通”债券918只,余额5329.4亿元,债券托管量和数量明显增长。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表示,“南向通”的成功运行,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机会,也进一步扩大了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有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此同时,“南向通”的管理机制也被证明是稳步推动境内外资金双向有序流动的有效实践。

  在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看来,相较于内地债券市场,香港债市具备发行货币多元、利率中枢较高等特点,投资机构通过“南向通”可以构建跨市场、跨币种的多元化资产组合,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改善长期投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债券通“南向通”对投资者类型及使用额度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刘欣琦指出,目前,只有两类投资者可以通过“南向通”开展境外债券投资:

  一是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包括2020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的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不含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二是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此外,债券通“南向通”实行限额管理,现阶段资金净流出的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每日额度为200亿元等值人民币。

  扩容至非银机构

  去年以来,将债券通“南向通”扩容至非银机构的呼声日益高涨,政策的一举一动也备受市场关注。

  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六项深化两地金融合作新举措,其中一项举措是“进一步优化扩容债券通‘南向通’的安排”,具体措施包括延长基础设施联网下的结算时间,支持基础设施开展人民币、港币、美元、欧元等多币种债券结算,以及后续将扩大合资格境内投资者范围。

  据江会芬介绍,目前,支持境内投资者更便利购买多币种债券、延长结算时间、增加托管行等措施均已落地。

  随后,今年3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已原则上同意将债券通南向交易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

  “合格投资者的增加,将使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能够购买全球债券,以满足多元化需求。”余伟文说。

  紧接着,4月底,发布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其中一项为《关于开展“南向通”债券及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的议案》。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是在为开展相关投资作准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保险公司参与债券通“南向通”一方面有利于拓宽投资渠道,缓解境内利率下行压力,通过投资离岸人民币债券、美元债等高收益品种补足收益缺口;另一方面有助于直接利用香港市场流动性,降低对稀缺QDII额度的依赖,提升资产配置灵活性。

  “与此同时,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能够增强香港债市的流动性,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及香港金融中心建设。”龙格称。

  民生证券研究院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张凯烽表示,“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后,非银机构可通过“南向通”购买香港债券市场的多币种债券,满足多元化需求。投资标的范围拓宽,有助于提升非银机构债券投资弹性,进一步提升自营投资收益率。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的《2024年香港债券市场概况》显示,截至2024年末,香港债券市场中,港元债、离岸人民币债、G3货币债(以美元、欧元或日元计价的债券)未偿余额分别为1955亿美元、1732亿美元和5656亿美元。

  当然,保险公司参与债券通“南向通”也有一定的风险。龙格分析称,一是汇率风险,境外债券需对冲汇率波动,避免收益受外汇市场冲击;二是信用风险,需审慎评估境外债券发行主体资质,防范违约风险;三要注意流动性管理,关注市场交易活跃度,确保资产可及时变现;四要密切跟踪两地监管动态,避免跨境政策变动导致的合规风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HE END